三江阁 > 都市小说 > 寂寞官场 > 第一百一十九章

第一百一十九章

上一页寂寞官场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三江阁在线收听!
,原来那个释迦牟尼所说的故事是《四部毗那夜迦法》这部佛经上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那么,看来那个释迦牟尼假扮的嫌疑更大了。

张冰心里骂了一声,面子上却不得不继续向呼伦大师请教,他发誓要弄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不然到时对方又来些装神弄鬼的东西,吵的他不得安宁那就得不偿失了。

“晚辈愚昧,还请大师继续指点,务必叫我明白佛法无边的真理!”张冰送了一顶高帽子给对方戴上,他怕对方不耐烦。

呼伦大师微微一笑,张冰的伎俩他看得很清楚,但不值得计较,对方一心要弄明白这一段典故,也算是藏传密宗的有缘之人,他费些功夫也是应该的。

“先说刚才那个故事,通俗直白的翻译就是:崇尚婆罗门教的国王“毗那夜迦”残忍成性,杀戮佛教徒,释迦牟尼派观世音化为**和“毗那夜迦”交媾,醉于女色的“毗那夜迦”终为**所征服而皈依佛教,成为佛坛上众金刚的主尊。这个说的是欢喜佛的身份来历,观音所化**也称毗那夜迦女,欢喜王称为毗那夜迦男,也即后来的明王明妃,施主明白没有?”

nnd,早这么说不就得了,刚才被称呼搞乱了,原来是这么回事呀!真是故弄玄虚,就欺负我们这些对佛教一点也没有常识的人!张冰心里郁闷的呸了一声,点点头算是明白了。

“好,这点明白了,和尚就再给施主解释一下藏传密宗的主要观点以及与他密切相连的印度教的观点,施主就可以通过此去获得你需要的答案了。”呼伦大师一步步引导着张冰,执着敬业的精神让张冰心里敬佩的很,连带着也认真肃敬起来。

“密宗7世纪出于印度,唐代传人中国,在西藏与当地民间信仰相结合成为藏传密宗。藏传密宗佛教(俗称喇嘛教)作为佛教的一支,其追求的终极目标与其它教派并没有什么不同,但与被称为“显教”的汉地佛教相比,显教以理论探索为主,而藏传佛教以密教为精髓,以高度组织化的咒术仪礼、俗信为其主要特征,宣传口诵真言咒语、手结印契(身密)和心作观想三密相结合的修行方式。

欢喜佛供奉在密宗是一种修炼的“调心工具”和培植佛性的“机缘”。宗喀巴大师说:“调心要令信所缘”,对着欢喜佛“观形鉴视”,渐渐习以为常,多见少怪,欲念之心自然消除。佛教教义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利用“空乐双运”产生了悟空性,达到“以欲制欲”之目的。明王那些凶恶的面目不仅是用来吓退外界的妖魔的,更主要的是可以用来对付自身,对付内孽障的。而与这些看似残暴的明王合为一体的妩媚多姿的明妃,是明王修行时必不可少的伙伴。她在修行中的作用以佛经上的话来说,叫做“先以欲勾之,后令入佛智”,她以爱欲供奉那些残暴的神魔,使之受到感化,然后再把他们引到佛的境界中来。”

“与佛教显教所主张的非存在(“无”)不同,密教肯定现实世界是存在的(“有”)。在肯定万物的基础上,密教认为阴阳两性的结合是宇宙万物产生的原因,也是宗教最后的解脱。“欢喜佛”正是这种理论观念的图解。”

停顿了一会儿,呼伦大师看到张冰有所感悟,才继续说道,“下面,和尚再给施主讲讲佛教和印度教的区别以及双方的历史,以便施主更好的理解。要知道,密宗就是佛教在危难时刻吸收印度教的一些观点才得以生存发展和壮大的。”

“佛教和印度教之间本来是有着很大的差异的。佛教否认有创造宇宙万有和主宰一切的神,而印度教则主张万物都是由无所不能的梵神创造的。佛教主张“中道”,反对偏激;而印度教的不同教派不是极端自我折磨,就是放纵酒色。在社会生活中,佛教主张众生平等,印度教则实行严格的种姓制度。在艺术表现上,佛教追求平和宁静的理想,而印度教却力图用强烈的动感变化来表现宇宙神明的威仪。但是在笈多王朝以后,佛教在印度本土日益衰微,在南印度,由于印度教非常得势,佛教势力甚至被排除于这些地区之外。而在古印度另端的孟加拉地区,在帕拉王朝(750-1150年)的庇护统治下,佛教又保存了一段较长的时期,成为印度次大陆行将消失的佛教的最后堡垒。”

“不过这时的佛教为了延续自己的发展,已经不得不吸收了大量印度教的内容,衍变为密宗。佛教艺术也深受印度教影响,引进了许多印度教的护法神,出现了多头多臂的菩萨像、愤怒姿态的神像,以及其他强调神秘性和官能性的神像。特别典型的是出现了许多男女双修的形象。究其本原,这些男女双修也是印度教性力派影响下的产物。”

“密教也称坦多罗教,坦多罗tantra(密咒)的词根tan的原义就是生殖、繁衍。它继承了印度教中性力派(纵乐派)的思想和实践。与印度教中其他门派相比性力派是种行动体系。它也寻求解脱,但不在来世,而在“此生”,它不禁绝尘世中的各种享乐,反而去尽力地挖掘种种声色之娱及“山神”经验。性力派特别重视性能量和性信仰仪式,认为性是最大的创造性能源,通过**可以使人类灵魂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寂寞官场章节列表下一页